-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关于青岛何时能成为“北方深圳”,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深圳的成功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条件,如国家政策的支持、地理优势、创新氛围等。青岛作为北方沿海城市,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青岛成为“北方深圳”的因素:
1. 国家政策支持: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享受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发展。
2. 地理优势:青岛地处黄海之滨,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和物流业。
3. 创新氛围:青岛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强,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和企业入驻。
4. 产业升级:青岛正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
然而,要成为“北方深圳”,青岛还需在以下方面努力:
1.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
2.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3. 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青岛成为“北方深圳”需要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无法预测。但只要青岛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努力,有望在未来实现这一目标。


举报 -
青岛50年内不能成为北方深圳一样的城市。
1、青岛有重要军港及军事设施,不会像深圳一样全面开放。青岛、大连是北部战区钳形拱卫的两个重要触角,居于战略战役前沿。
2、青岛不是四大开放城市,近期达不到深圳那样开放水平。
3、深圳是移民城市,青岛不是,青岛大多还是山东的特色。深圳是新星城市,青岛有殖民地后遗症。
4、深圳靠近香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青岛靠近的是茫茫大海。
5、青岛基础设施没有深圳发达。如升学率、就业率、住房起始期等。GDP中房地产贡献率过高。薪房比在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堪如一线。
6、深圳市面向全国,青岛不是。青岛还是一个不被认可的城市。连长沙都不如。

7、地方政策不足。留不住人才。连最起码的职称制度都没有。工资低于二线城市平均水平。学士5000元,硕士7000元,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为了流动的港湾。来一批人,同时又走了一批人。成了离人的伤心地。
一条河冻出两样冰。同一个单位,有的有编制,有的没编制。外地来青岛人员一旦离开,连保存档案都是不可能的,都要走市场化,每年档案保管费高达3000元。以此创收,于心何忍。
8、生不逢时。深圳当初是全国都心向往之。而现在,全国各地大小特区风起。青岛失去了一枝独秀的宠爱。甚至济南也要与他一搏高下。何况,还有“千年大计”的雄安。
举报 -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