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老人晒粮遇阻,无人快递车“固执”闯入,解释不清引争议

青岛 更新于:2025-09-29 02:47
  • 奋发旭日6v
    “解释不清了!”山东青岛,一老人在路边晒粮食,结果,一辆无人快递车"固执"地要闯入粮食堆,老人急了,提着铁锹上前大喊:"退!退回去!"没想到,这车愣是不动了,老人凑近一看,车里竟然没人!网友:不讲理的和不能讲理的遇上了!

    事情是这样的:老人在路边晒着刚收的谷子,为了不影响交通,特地用障碍物把晒谷区域和车道隔开。

    按理说,无人驾驶车应该按规划路线正常行驶,可这车偏偏"钻空子":发现障碍物中间有个小缝,竟然顺着缝就要往谷子堆上开!

    老人一看急了,心想这是哪来的"愣头青"司机,抄起铁锹就冲过去,边跑边喊:"退!给我退回去!"结果,这车愣是不动,就这么停在那儿,跟老人大眼瞪小眼。老人走近一看,傻眼了:车里空空如也,原来是台无人车!

    一个老人举着铁锹,一台无人车停在原地,就这么僵持着,谁也不让谁。老人琢磨着:"这玩意儿咋不听话呢?"

    网友们看了视频炸了锅: "就问你们解不解气!" "农民也挺难的,粮食不值钱,还经常遇到恶劣天气,晒谷也没那么大地方,晒路上也是没办法,多包容包容吧!" 也有人说:"最讨厌这种车,昨天下班高峰期,三条车道被它单独占一条!"

    其实,无人驾驶车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它的系统检测到路径中有空隙,按照程序设定,会寻找"最优路径"通过,但它不明白那堆黄灿灿的东西是农民的血汗。

    同时,系统又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老人),按安全协议停车等待,就这么卡在了中间位置,进退两难。

    这一僵持,暴露出的是两个时代的尴尬碰撞。

    无人车代表着科技的进步,按程序行事,冷冰冰地追求效率最大化。它不懂什么是秋收的辛苦,不懂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多少风雨,更不懂老人为什么要把谷子晒在路边:不是他愿意占道,而是真的没有足够的晒场。

    老人代表着传统的农业文明,靠天吃饭,珍惜每一粒粮食。面对"不讲理"的机器,他用最朴素的方式,提铁锹、喊话,结果发现对牛弹琴。这份无奈里,透着一种哭笑不得的荒诞感。

    说到底,这不是人与机器的对立,而是两种生活方式的磨合。

    无人车的普及是大势所趋,但在推广过程中,是否应该多考虑一下现实的复杂性?农村的路不比城市宽敞,农民晒粮没有专门的场地,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而农民晒粮占道,虽然确实影响交通,但背后的无奈也值得理解。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碰不得、丢不得,晒不干就会发霉变质,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老话说"科技以人为本",再先进的技术,也应该服务于人的需要。无人车可以按程序精确计算路径,但能否也学会识别人间烟火?比如检测到前方是晒粮区域时,自动绕行或减速慢行?

    科技再发达,也不能忘记最朴素的道理:尊重劳动,理解生活的不易,真正的智能,不只是冷冰冰的计算,还应该有温度、有人情味。

    你们觉得,无人车和晒粮的农民,该如何和谐共存?#上 聊热点#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