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冷清”的地铁,郊区路段占大部分,未来

青岛 更新于:2025-04-12 06:12
  • 老娘姓周1

    青岛的地铁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郊区地铁线路的使用情况相对“冷清”,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人口分布":郊区地铁线路的乘客流量可能与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和分布有关。如果郊区人口密度不高,或者居民出行习惯以私家车为主,地铁客流量自然不会太高。
    2. "交通便利性":地铁的便捷性是吸引乘客的关键。如果郊区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如公交、出租车)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乘客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出行。
    3. "票价政策":票价也是影响乘客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郊区地铁票价较高,可能会影响乘客的出行意愿。
    4.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也会影响地铁的使用。如果城市规划未能有效引导人口向郊区聚集,地铁客流量自然难以提升。
    关于未来能否“盘活”郊区地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优化线路规划":根据郊区人口分布和出行需求,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增加站点,提高地铁的便捷性和吸引力。
    2. "加强与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换乘便利性,吸引更多乘客选择地铁出行。
    3. "实施优惠政策":通过票价优惠等政策,降低乘客出行成本,吸引更多乘客使用地铁。
    4. "推广宣传":加强地铁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地铁的认知度和使用意愿。
    5. "发展郊区经济

    举报
  • 渝274937766

    这个问题如果让我直接的话,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我们可以来讨论这个事情,但是如果一直都是现在消极的和负面的角度,那基本上意义不大。

    首先我们站在青岛地铁公司的角度看一下这个问题,根据2018年、2019年的数据(没有2020年的数据),青岛地铁2018年是亏损的,而2019年是盈利的,见下图。

    有的人会说看盈利都是因为投资房地产或者拿到政府补贴,这点你看对了,地铁和公交系统本来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城市发展基础设施,盈利不是唯一的目的,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福利属性,政府补贴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没有政府投资和补贴,可能就没有地铁了,有的话老百姓也很可能都坐不起了。这就像高铁一样,高铁整体上哪年不是亏损的,难道有人选择不要高铁吗?

    再来看青岛地铁,你所谓的冷清,应该说的是11号线、8号线和13号线,你要看看这些线路通向哪里,11号线通往蓝色硅谷,是国家蓝海战略所在地,8号线通往胶州机场,这些线路都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有发展战略意义,随着胶州机场的开通,8号线将变得繁忙起来。11号线也是,这是提前布局,是对国家战略的助力,你总不能说想发展某个地方,但是什么基础设施都不投入吗,那样的话企业怎么入驻,房地产怎么开发。

    另外,青岛地铁不是说就建设这几条线其他的不建设了,更加靠近市区的线路也在抓紧建设,比如4号线,4号线起步并不晚,只是建设难度大,所以建设周期更长,通车时间要晚,等到市内的地铁通车的越来越多,人数会是成倍的增长。

    所以回过头来说你的担心,有道理,但是没有现实意义。如果你想坐地铁的话,你是希望地铁人多呢还是地铁人少呢?所以我劝你趁着现在地铁人少,就好好地享受地铁的旅程吧,等到跟北京一样人挤人,进入地铁站都不需要自己走的话我相信你又该开始抱怨青岛地铁人多了。

    另外,如果你去蓝色硅谷、你去城阳或者去胶州新机场,你是希望现在有地铁人少点呢还是希望没有地铁?这样说你总该明白了吧。

    举报
  • 我的故事没有酒a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